top of page

【2025/1月號】擺脫專利申請後價值隨年限不斷減損的命運,善用這12個階段,讓您的專利價值不減反增!

  • 作家相片: 頂層專利科技 Top-Level Patent
    頂層專利科技 Top-Level Patent
  • 1月16日
  • 讀畢需時 13 分鐘

已更新:3月13日


讓您的專利價值不減反增

說到專利,您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您認為專利對於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護城河?可以向競爭者收取授權金?遇到抄襲的人可以保護自己?是一個不錯的行銷工具?可以提高投資者的信任?還是認為專利只能拿來嚇唬人,沒有什麼實質效益呢?不論您原先對於專利的印象如何,不管專利的真實價值是多少,一個不可抹滅事實是:「如果不採取有效的行動,專利從送出申請的那一刻起,隨著年限越來越近,價值會越來越少。」



相信大家會想申請專利,不外乎是為了保護自己與創造價值。但,絕大多數的情況是,在我們拿到專利的當下會很開心、會跟股東說、會發新聞稿、會在官網上或社群上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專利的生命已經開始倒數,最多20年後就會消逝。我們如何在專利有限的生命內,在正確的時間做對的事,來維持甚至增加專利的價值,為企業盡可能創造經濟效益?本篇文章將揭露專利生命中最重要的12個階段,並且讓大家了解在每一個階段應該做哪些事,為自己的專利抗衰老!





目錄:
1、研發階段:確認產品是否有投資研發與申請專利的必要
2、準備申請階段:確認產品可行性,以及透過專利查詢分析與先前技術的差異性
3、送出專利申請:踏出建立護城河的第一步
4、等待審查階段:透過補充資料提高勝率
5、優先權截止前:完成市場驗證、取得足夠資金、評估全球專利申請的必要性與投資報酬率
6、答辯階段:用數據據理力爭,同時見好就收
7、專利公開前:若有迭代技術,盡可能在舊專利公開前申請
8、專利核准:取得完整專利權
9、專利維護階段:定期研究專利趨勢,搶佔產業先機
10、商業化階段:讓專利為自己產生正向現金流
11、維權階段:讓自己的發明不受惡意競爭的影響
12、專利權截止:專利即使權利消滅,依然可以繼續保護我們





研發階段,確認產品是否有投資研發與申請專利的必要

1、研發階段:確認產品是否有投資研發與申請專利的必要


有了產品構想後,先別急著砸錢開發或申請專利,應該先思考這個產品或服務能服務多少人?創造多少價值?為了能保證成功,應該完成哪些事?避開哪些風險?粗略確認產品或服務能創造遠大於研發、推銷、管理、專利申請與維護成本後,再開始執行您的計劃,當然,我們要考慮到思考與行動的平衡,千萬別因為想要思考到完美而錯失良機,記住巴菲特的那句話:「約略正確勝過精準但錯誤。」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採取以下行動來確認您的想法是否值得付諸行動:




a. 專利價值分析


了解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專利申請狀況,評估自身技術是否有機會取得專利。並透過市場數據、相關技術變現紀錄等等內容,評估產品或服務的潛在價值、與預期投資報酬。




b. 市場調查與驗證:


除了驗證構想是否能付諸實現外,也要驗證是否真的會有人願意買單。在做這件事時,有一個很重要提醒,此時您還沒有專利保護,所以在找廠商或客戶時,一定要記得防範構想被惡意抄襲的風險,除了慎選合作對象外,也要善用保密合約(NDA)與智慧財產權歸屬合約來保護自己,千萬別因為是熟人就掉以輕心,記住,只有你相信的人才會騙你。




c. 用臨時案搶佔先機:


如果我們擔心自身的構想被抄襲,又還不確定產品或服務是否真的能創造巨大價值,可以善用各國的專利臨時申請案制度,用較少的成本先確保該技術的專利只有你能申請。





2、準備申請階段:確認產品可行性,以及透過專利查詢分析與先前技術的差異性


確定要進行研發與推廣,並且完成最小可行性產品(MVP)後,就可以開始準備申請專利了,除了準備好充分的說明書與數據佐證之外,還要思考佈局的國家、權利項如何設計到彼此獨立互不遺漏、後續延伸專利申請的策略,以及善用全球專利檢索系統進行專利查詢、檢索與分析,預先準備好專利答辯時,審查委員可能會詢問的問題並擬定回覆方式。



延伸閱讀:






送出專利申請,踏出建立護城河的第一步

3、送出專利申請:踏出建立護城河的第一步


不用等到專利核准,當專利送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有價值,因為先申請原則的關係,你是唯一有機會取得該技術專利權的人。因此,您已經可以開始透過以下幾種方式為您的技術創造價值:




a. 公開發表與宣告:


送出專利申請後,自身就不會受到新穎性審查的影響,因此可以公開發表您的產品,或者在官網、新聞稿上公開您的專利申請號,讓大家知道您正在申請專利。需要注意的一點,因為此時您還沒有實質的專利權,因此不能將申請號用作警告競爭者的手段,但公開讓大眾知道我們正在申請專利是可以的。




b. 鑑價、募資、授權:


通常我們會認為要拿到專利才能鑑價或授權,其實不然,只要專利送出申請就可以了。




c. 申請加速審查:


大部分國家都會提供加速審查制度,例如台灣有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美國有 AE 加速審查制度等等,加速審查可以讓您的發明專利不用經過 2~3 年的審查時間,通常會在 12 個月內有結果。




案例分享 - 專利送出申請後就成功授權

我們曾協助過一位大學教授完成專利授權,那時專利剛送出申請,就有一間國外企業想要取得專利授權與技術移轉,最後談成的條件是支付70%的授權金,專利核准後支付剩餘的30%尾款,若專利沒有核准,70%的授權金也不會退款。




另外,還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如何可以確保當抄襲者或訴訟發生時,可以盡可能爭取自己的權益:




a. 優惠期:


為防止自己被專利新穎性原則影響或產生專利瑕疵,若在專利申請的6~12個月內已經有公開發表,可以透過優惠期制度讓專利不致使喪失新穎性。當然,最好的做法還是先申請專利在公開。




b. 早期公開:


一般來說專利在申請期間,如果遇到抄襲,即使專利拿到後也不能向抄襲者討回申請期間的損失,因為專利尚未被公開,抄襲者可以主張他不知道有人申請專利。為了防止這件事情,除了定期排查外,如果有發現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遭到抄襲,可以向智財局(或稱專利局)申請早期公開,當專利核准後即可向法院請求一併賠償公開後至專利核准前的損失。




c. 著作權公證:


在台灣,著作權是在完成創作當下即擁有,不需要特別申請,但如果想做到完全沒有疑慮,可以將創作過程、會議記錄等等有關研發過程的證據整理起來至法院公證,讓第三方來幫您佐證時間戳記,以免後續發生專利訴訟時找不到證據會被對方惡意舉發。





4、等待審查階段:透過補充資料提高勝率


發明專利送出後一般要8~12個月才會收到第一次審查意見,但並不是說在這個期間就只能乖乖地等待,如果在申請後12個月內有對於該技術更深刻的研究,擁有更多的數據佐證,可以透過優先權覆蓋的方式來強化自身專利的品質,增加專利核准的勝率。如果發現原先申請的內容與市場驗證後實際推出的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次答辯前也都可以選擇撤案,調整後再重新送件,以防原先申請的內容被公開後,反而讓要新申請的專利被原先的專利阻擋而無法取得。






優先權截止前,完成市場驗證、取得足夠資金、評估全球專利申請的必要性與投資報酬率

5、優先權截止前:完成市場驗證、取得足夠資金、評估全球專利申請的必要性與投資報酬率


專利送出後會擁有12個月的優先權,意思是在12個月內您擁有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專利優先申請權,所以若您有申請其他國家專利的需求,在優先權截止前有3件重要事要完成:




a. 評估各國專利的申請勝率與投報:


專利是屬地原則,且每個國家的專利制度、審查方式豆會有點不同,所以針對每個想申請專利的國家,都要重複做前面提到的1~3階段。




b. 針對想申請的國家進行市場驗證:


多一個國家就是多一份成本,最好香確認自身產品或服務在該國真的有利可圖。




c. 準備好資金:


專利申請費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於大型企業而言,每年的專利申請費大概是營收的1~3%,但這個規模放在新創事業上就會很可觀,在資金本身就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把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專利也不會是一個很明智的決策,對於新創而言,建議投入專利的資金盡量不要超過總成本的10%。以此反推如果專利申請費是50萬,建議至少要有500萬以上的資金,對於新創事業而言風險會比較低,如果總資金沒有那麼多的話,就要想辦法在優先權截止前透過募資或銷售的方式取得。




延伸閱讀:




💡 小提醒

如果覺得12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太短,可以透過PCT制度讓優先權再延長18個月,不過要注意,如果走PCT制度,除了需要支付PCT申請費之外,在未來申請其他國家的時候成本還會提高個10~20%不等,所以,如果想要申請的國家沒有很多的話,最好還是在12個月優先權期限內完成申請。





6、答辯階段:用數據據理力爭,同時見好就收


當審查委員認為您申請的內容,以前有人申請過類似的,或認為可以由數個先前的專利組成時,就會提出審查意見,希望我們說明。此時我們要做的是用實際數據或揭露更多流程來向審查委員據理力爭,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敏感度,知道什麼時候該盡量爭取,什麼時候見好就收,先取得到足夠的權利。被放棄掉的部分以拆分案,或者用升級技術的方式另外申請新專利。




延伸閱讀:





7、專利公開前:若有迭代技術,盡可能在舊專利公開前申請


如前面提到,專利通常會在核准或申請後18個月被政府公開,屆時您的專利就會變成習知技術,好處是往後所有類似的技術都要經過您專利這一關,他們才有可能拿到專利,但風險是,若您採用自身的專利技術,開發出迭代產品也想要申請專利,您也要先過自己舊專利這一關,因此,如果迭代技術有用到以前開發的部分核心,可以的話要選擇在舊專利被公開前進行申請,以免在答辯過程中要再多跟審查委員解釋一次。




案例分享 - 因兩代技術有重疊而無法取得新專利

一位做媒合平台的發明人,在申請了專家系統以後,想要再其中的媒合演算法,但因為專家系統的專利中有概略提及演算法內容,因此新專利被審查委員認定是習知技術。






專利核准,取得完整專利權

8、專利核准:取得完整專利權


到這個階段要恭喜大家完成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您的專利核准了,不過別以為拿到專利就結束了,拿到專利後才是挑戰的開始,如何將您的專利提取出最大的價值?這部分我們會在9~12階段進行說明,而在專利核准的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創價的方法:




a. 子母專利申請:


在台灣,當專利核准後,可以選擇將其中核准的權利項做進一步的拆分與延伸申請,讓您的專利權利範圍更加完整。




b.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制度(PPH):


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加速審查制度,以台灣為例,假設您台灣專利獲得核准,而且您有再申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專利,可以透過 PPH 制度進行加速審查,一般只要走 PPH 制度,其他有配合的國家核准率都在 90% 以上,可以幫發明人省去不少成本與風險。




c. 延緩公告:


如果您的專利在公開前就已經核准,但您想要申請其他國家的專利,不想被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或審查委員先看到您核准的專利時,可以透過延緩公告的制度,讓政府晚一點公開您的專利內容。





💡 小提醒

另外有一件事需要特別注意,專利核准後需要繳納證書費與至少1年的年費,待政府頒發專利證書後才算是真正擁有專利權,千萬別收到專利核准通知後就以爲已經擁有專利權,開始到處找競爭者訴訟,一定要等到拿到專利證書才可以維權!





9、專利維護階段:定期研究專利趨勢,搶佔產業先機


如同之前的文章說到的,專利佈局是一個圈地的遊戲,與競爭者的比賽,不只比誰圈的早,還要比誰圈的大,所以,在我們拿到第一個專利後,除了定期繳納年費維持權利外,還要開始思考專利的範圍有沒有擴展的可能性?通常一個產品會有數十個可以申請專利的地方,我們姑且叫他「專利節點」,簡單舉個例子,假設您的產品是一對藍牙耳機,除了外觀以外可能的專利節點還有:聲音模組、藍芽連線模組、主動式降噪模組、電池模組、充電盒模組、錶帶快拆模組等等,如果您的產品在軟硬體整合上也有獨特性,可能還會有快速配對系統、環繞系統、無線充電系統、多裝置連線切換系統等等。因此,專利會是從點、線到面的全方位佈局,如此方能讓您的產品或服務獲得完整且長久的保護。



除此之外,也建議定期進行專利趨勢分析,除了排查競爭者有無侵權外,也了解目前專利佈局的趨勢,通常專利的申請趨勢會比商業趨勢早10年左右,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分析了解到競爭者可能的發展方向,甚至是他們找到還沒有佈局專利的節點,這可以讓我們用更低的成本快速搶佔地盤。






商業化階段,讓專利為自己產生正向現金流

10、商業化階段:讓專利為自己產生正向現金流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專利就是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除了讓我們能在自己權利範圍裡不受他人影響的好好賺錢外,專利本身也能產出現金,以下是專利變現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a. 專利授權:


將自身專利部分或全部的權利,透過合約的方式授予他人使用,並取得一次授權金,或者從他人按照您專利製造售出的產品利潤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衍生利益金。




b. 募資:


按照《數位時代的智慧財產權指南》作者中揭露,美國標普500中的企業,有80%的市值來自於無形資產。一個好的專利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公司估值、降低投資人的風險,進而獲得足以支持企業不斷創新的資金。




案例分享 - 運用專利取得天使投資人資金

我們的一位客戶,在大學畢業沒多久後發明了一個智慧衛浴設備,因為想要繼續發展所以申請了台灣專利,結果沒想到專利已經核准,就獲得天使投資人上百萬的資金,希望他可以做出產品的 Prototype,之後到國際量販店販售。可見專利確實能吸引投資,尤其在事業早期,還無法用營收來證明估值時更是如此。





11、維權階段:讓自己的發明不受惡意競爭的影響


專利的本質在於訂定出私有財與公共財的界線,若競爭者未經許可使用了我們的專利,我們就可以採取行動來要求對方禁止使用、賠償損失,或者進行專利授權。當然,在正式提起訴訟前,可以先進行競爭分析與侵權鑒定等等蒐證手段,來提升自身的勝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專利權都是在專利核准後就可以進行專利訴訟。例如台灣的新型專利,除了拿到專利證書以外,還要向政府申請新型技術報告,確定實際的專利權利範圍後才可以進行專利訴訟,若沒有這份報告就寄送存證信函,最後可能還需要賠償對方因為心生恐懼而產生的商業損失。





💡 小提醒

切記,維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和解拿授權金,所以除了專利訴訟之外,也可以善用談判或交叉授權等手段來創造雙贏的局面。





12、專利權截止:專利即使權利消滅,依然可以繼續保護我們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提前放棄,專利的權利期限在10~20年不等,大家可能會以為專利權期限到期消滅後,這個專利就已經沒有用處,其實不然。因為專利只要公開,就會被作為先前技術,用來挑戰新進者的專利,這個部分是沒有期限限制的,所以,雖然競爭者在我們的專利到期後,就可以任意使用其中揭露的技術,但他們依然無法為其申請專利,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常常被忽略,就是侵權追溯。





💡 小提醒

侵權追溯指的是,如果有人在您的專利有效期間進行疑似抄襲的行為,即使現在您的專利已經到期,依然可以向對方求償在專利有效期間所造成的損失。





有專利不一定會贏,但有專利一定不會輸


以上就是專利在每一個生命階段,可以讓自己與整個核心維持或讓其更有價值的方法,希望能夠讓我們更加地明白專利本質,最後,想帶給大家一個新的觀點,許多人會把專利當作攻擊對手的武器,但其實以數據上來說,以專利訴訟作為維權手段,幾乎是穩賠不賺的,因此我們認為,與其把專利當作手中的劍,專利應該更像是讓我們不受侵害的盾。專利不一定可以讓我們屢戰屢勝,但專利有機會做到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當我們把時間跨度拉長,不會輸的那一方,總是身手強悍的那一方更容易成為最後的贏家。



因此,不斷修築專利競爭壁壘,同時進行全面性思考,將企業發展也一併納入考量,相信若干年之後,您也會成為足以撼動商界的存在。






頂層專利科技,助您提升價值、創造永續

頂層專利科技,助您提升價值、創造永續


頂層專利科技團隊已在專利產業中耕耘超過10年,並於世界各國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在專利申請時擴大影響力,以及運用專利在資本市場創造價值。在不斷學習精進與服務上千外客戶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了專利的本質與真相,因此決定以「用專利創造長期價值,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為使命,讓發明人有不斷創新的能力為社會帶來進步富裕,同時保護自己免於受到惡意競爭者的影響。若您擁有超前的技術、深具市場潛力的發明想要申請專利,或者在專利申請的路上遇到一些挑戰不知道如何突破,歡迎與我們進行一對一線上諮詢,我們會盡力協助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