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申請專利必備的構想揭露書?5個區塊7個心法,讓您的專利保護更上層樓!
- 頂層專利科技 Top-Level Patent
- 3天前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每當我們準備要申請專利時,專利事務所會給我們一份名為「專利構想揭露書」的文件,希望我們將相關發明內容,按照專利構想揭露書的格式填入,事務所再透過裡面的內容,進行專利文件的撰寫與送件。本文獻給正在撰寫構想揭露書,但不了解應該要怎麼寫的發明人,讓您更了解專利構想揭露書的重點,應該揭露到什麼程度?以及如何讓專利的保護力更上層樓。
⏰ 1分鐘弄懂專利本質,本文重點整理:
標題 | 重點整理 |
構想揭露書的重要性 | 專利事務所會依構想揭露書為基礎撰寫專利文件,因此,專利構想揭露書的品質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專利保護力與價值。 |
專利構想揭露書的5大區塊重點 | 1、構想動機與發明目的:為什麼要做遠比做什麼重要 2、欲解決的問題與技術特點:用數據說話 3、先前技術調查與優勢:市面上沒看過不代表沒有相關專利 4、具體內容詳細說明:詳細揭露絕對比刻意隱瞞好 5、欲保護的專利範圍:找出自身發明的真正價值 |
提升專利構想揭露書品質的方法 | 1、務必詳細揭露運作流程或元件 2、避免使用行銷用語 3、清楚說明元件(模組)與元件之間的關係 4、每個步驟或數據都要有清楚的定義 5、提供實際案例 6、圖式必須詳細說明 7、時刻問自己,其他人看了我寫的文件有辦法按照上面步驟成功複製嗎? |
內容目錄
專利構想揭露書的品質,會直接影響專利品質
專利構想揭露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專利事務所能更了解您的發明,進而提供專利申請上的細節建議,並以此為基礎撰寫專利文件,因此,專利構想揭露書的品質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專利保護力與價值。
畢竟您才是最懂自己發明的人,事務所一般來說僅是協助發明人將揭露書內容轉換成符合專利規範的文件,若沒有在揭露書中提及的內容,剛好專利師又沒有注意到其中的邏輯漏洞,就會發生專利無法有效保護您,或者在專利答辯過程中,無法回覆審查委員問題,進而發生專利申請被駁回的情形。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如何撰寫「高品質」的專利構想揭露書,才能讓專利發揮最大的效益。
💡 專利構想揭露書的品質,會直接影響專利保護力與價值。
如何撰寫專利構想揭露書?揭露申請專利必備的5大區塊撰寫重點
專利構想揭露書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但大致可以分成「資本資料」、「構想動機與發明目的」、「欲解決的問題與技術特點」、「先前技術調查與優勢」、「具體內容詳細說明、實施例與圖式」,以及「欲保護的專利範圍」6個區塊,資本資料的部分只要按照問題如實回答即可,至於其他的5個區塊,我們在下面段落詳細說明:
1、構想動機與發明目的: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的區塊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清楚描述自己的發明特徵就好,其實不然,我們簡單舉一個例子:發明人A告訴專利師:「我發明了一個模組式插座,讓使用者可以任意組裝不同的插座類型。」
發明人B告訴專利師:「因為我發現延長線很常會出現線太長或太短、插座太大放不進收納盒、插座在沙發後面插不到、為了要充不同的3C設備,要買一堆豆腐頭、出國還要買萬國轉接頭等等非常麻煩又不直覺的事,所以我發明了一個可以隨時變換、任意組裝不同的類型、長度、電壓的模組式插座。」
兩者有哪些差異?最直接的差異就是,專利師會更了解發明人B「為什麼要做這個發明」,如果是發明人A,專利師可能只會建議他把模組化的概念申請成專利,然後頂多再把樣貌申請設計專利;但如果是發明人B,我們會更加了解他的核心價值,並不只是單純的模組化,而是為了在不同插座的使用情境下,提供最佳的適配選項,那麼專利師所撰寫出來的專利就會更具體、更多元,也更具有彈性。
因此,務必多花心思在自己的「Why」,而非僅著重描述「What」,這樣能幫助您取得更能保護您核心本質的專利內容。
2、欲解決的問題與技術特點:用數據說話
除了說明當前技術瓶頸或市場痛點(例如準備時間過長、品質不穩定等)外,還要透過數據強調本發明是否真的能解決或改善目前遇到的市場瓶頸,例如:本發明以電子感測回饋,實現±2Hz內精準控制,能提升濾芯20~30%的壽命,讓讀者能夠更直觀的了解您的技術優勢。
3、先前技術調查與優勢:市面上沒看過不代表沒有相關專利
我們常常會遇到發明人跟我們說:「我目前在市面上沒看到,所以沒有先前技術。」首先,我們絕對相信不太會有跟發明人一模一樣的專利技術(除非遇到商業間諜),但通常一定會有類似的先前技術,尤其在專利的審查上,審查委員不會只找一件類似專利,他還會找有沒有可能用2~3件專利組合成您的發明內容。例如,市面上可能真的沒有水中健身器材,但市面上一定有健身器材,也一定有游泳池、浴缸,那麼審查委員就會問:「你的東西跟把健身器材放在游泳池裡有什麼不一樣?」
因此,在檢索先前技術這件事情上,可以更有彈性的搜尋,專利師也會更知道應該在專利文件中著重強調哪個部分,如上面提到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特別強調我們如何把健身器材固定在水中、如何避免使用者因為在水中摩擦力變小導致滑倒等等措施,一方面能更明確區分我們的前案的差異性,提升專利核准勝率;另一方面也能讓專利不只是描述該健身器材的樣貌,還能將獨特的設計一起保護起來。
📌 案例分享 - 與發明人不相關的技術也可以作為前案
我們有一位做智慧養殖的客戶,透過攝影機、水質監測等等感測器,讓魚蝦能生長得更順利,在專利申請的過程中,審查委員就拿了一個水壩監測的專利前案,說:「這個監測水壩是否有潰堤風險的專利,有提到他們用攝影機監測,也有提到水質監測等等感測器。」因此希望我們的客戶說明兩者有何不同。這個案例可以讓我們了解,專利的前案不會只找有沒有一模一樣的內容,只要可以被想像,即使不同的技術領域都會被作為前案,建議讀者善用國際與台灣專利查詢系統,廣泛檢索相關前案。
4、具體內容詳細說明:詳細揭露絕對比刻意隱瞞好
在說明技術內容時,可以用步驟序號說明系統運作流程,詳細列出各構件名稱、功能及相互關係、提供至少一個具體實施案例(包括材料參數、測試條件與實驗數據等等),並附上機械構造圖或流程圖,在文字中明確標示圖示編號與對應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少數的發明人或企業主管可能因為一些保密的疑慮,選擇性的揭露發明內容,這部分對於專利申請而言是沒有幫助的,有時候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原因有二:
專利的答辯,必須以不超出說明書範圍為原則
「因說明書揭露不足,使具通常知識者無法據以實現」是國內專利被舉發無效的主因之一
因此,如果我們沒有在一開始就將所有必要揭露資訊都寫進專利說明書裡,可能會增加專利核准難度,而且即使符合申請專利條件僥倖核准,專利依然會被競爭對手舉發無效。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依據專利師法第12條規定,專利師不得有「洩漏或盜用委任人委辦案件內容」之行為,大多專利事務所的委任合約上也會有保密條款,建議發明人如實且完整的揭露自身的發明技術,專利師方能更好的提供專利申請與哪些部分應作為營業秘密的建議。
5、欲保護的專利範圍:找出自身發明的真正價值
事前提供「欲保護的專利範圍」能幫助專利師更精確掌握發明人真正想要保護的重點,並且在撰寫請求項時適度放大或收斂範圍;相反的,如果未清楚提供,可能導致專利師自行判斷,進而產生與發明人期待不符的保護方向。
當然,並不是要將權利項完整的寫下來,而是描述關於這個發明,哪些是讓技術能順利運作的關鍵,以及哪些是我們無論如何都想要保護起來的地方,例如:本發明的關鍵技術是利用電子感測元件,所製作之能適應各種條件的混合過濾系統。
💡 描述哪些是讓技術能順利運作的關鍵,以及哪些是我們無論如何都想要保護起來的地方。

還有哪些能提升專利構想揭露書品質的方法?從申請專利流程中淬鍊出的7大心法
專利是一個幫助發明人界定私有財與公共財界線的權利,因此,在每一個邊界都必須有嚴格的定義,才能夠幫助發明人、審查委員、競爭者,乃至法官更清晰的做出決策。為了能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也必須對於自身專利做出嚴格的定義,才能夠確保專利具備堅實的保護力與價值,以下彙整了提升構想揭露書品質的幾個關鍵,希望能協助讀者在申請專利流程初期,就奠定專利成功的基礎:
1、務必詳細揭露運作流程或元件
如前段所述,專利必須在一開始就寫好,我們必須將自身發明是如何運作、包含哪些元件、各元件與元件(或模組與模組)之間如何相互配合,以及如何解決元件之間的適配性問題,在撰寫揭露書時,最好抱持著寧可講太多,也不要講太少的心態,如此方能建構出品質更好的專利。
2、避免使用行銷用語
專利是一門科學,不是一篇文章,因此要盡量避免使用行銷用語或形容詞,例如「精美」的保溫杯;或者使用該發明,將能夠「帶領人類走向更光明的未來」,這些對於專利都是沒幫助的,還可能因為定義不明確被審查委員要求改正,徒增答辯的成本。
3、清楚說明元件(模組)與元件之間的關係
在軟體系統類別的專利,揭露模組間的適配方式,可以說是專利核准的關鍵,若僅是說:「我做了一個交友媒合平台」,這種專利通常不會核准,因為只要會寫程式的人都知道怎麼做;但如果我們能將會員與會員之間的匹配方式、如何判斷與運算彼此的契合度、並運用科學的方法,驗證運算之契合度真的能大幅增加會員之間的友誼,那麼專利就有很高的機會能順利核准。
4、每個步驟或數據都要有清楚的定義
再次強調,專利必須對每一個流程,甚至是每一個用語都有嚴格而清楚的定義,不能只說:「當溫度超過特定『閾值』時,會達到某某效果」、「該系統會運用『AI』找出『最佳』解」,或者「透過該方法可以提取出『重要』的資訊」必須清楚說明「閾值」到底是幾度?「AI」的判斷流程到底是什麼?最佳到底是多最佳?重要又是多重要?這些文字都可能因為定義模糊、人為規則,或者具抽象概念,導致專利申請被駁回。
❌ 該系統會運用 AI 找出最佳解
✅ 該系統運用以隨機森林演算法建構之預測模型,基於歷史輸入資料(包含 A 參數、B 參數、C 參數),針對目標函數(例如生產效率、成本或能源消耗)進行估算,並透過貝葉斯最佳化方法(Bayesian Optimization)於預設條件範圍內(例如 A 介於 10–100,B 介於 1–10)尋找目標函數值最小(或最大)者,以作為推薦解
因此,在撰寫專利構想揭露書時,務必將可能定義不明確、抽象、未具體揭露、人為方法的部分進行優化,讓專利申請更順利。
5、提供實際案例
專利遇到挑戰或被無效的另一個主因,是「發明無法在產業中製造或使用」,因此加入幾組實驗條件與結果數據,不僅能證明技術可行性、提高說服力,讓專利師更了解您的技術應用、核心,還能降低往後專利被舉發無效的風險。
6、圖式必須詳細說明
專利審查是以文字說明為主,因此對於每一個放進專利裡的圖表、圖式建議要用文字詳細的說明用途與數據間的關係,以防審查委員不瞭解其中意義,要求補正、駁回,進而增加專利申請的不穩定性。
7、時刻問自己,其他人看了我寫的文件有辦法按照上面步驟成功複製嗎?
回測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畢竟發明人本人對於自身的技術一定非常精通,但精通會有一個盲點,我們會下意識省略自認為不重要或理所當然的步驟,就像別人問我們 1+1 等於多少,我們會直接回答 2,而不是馬上拿出紙筆或手機來計算。
因此,當我們完成構想揭露書後,可以試著拿給其他人閱讀,看對方是不是也看得懂,而且覺得很合理。這個對象最好是對您的技術領域有一些的經驗,但不像您那麼精通的人,當然,也必須是您信任的人。
最後,專利構想揭露書是專利申請的基石,一份完善的揭露書能讓專利師更快速、準確地撰寫專利文件,並為後續審查打下堅實基礎,透過動機闡述、技術細節、先前技術比較與實施例說明,能將我們發明的價值完整呈現,進而提升專利保護力與市場競爭優勢。希望此指南能助您撰寫出高品質的構想揭露書,為您的創新提供最強大的智慧財產權保障。

頂層專利科技|助您完成高品質專利構想揭露書
頂層專利科技團隊已在專利產業中耕耘超過10年,並於世界各國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在專利申請時擴大影響力,以及運用專利在資本市場創造價值。在不斷學習精進與服務上千外客戶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了專利的本質與真相,因此決定以「用專利創造長期價值,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為使命,讓發明人有不斷創新的能力為社會帶來進步富裕,同時保護自己免於受到惡意競爭者的影響。若您擁有超前的技術、深具市場潛力的發明想要申請專利,或者在專利申請的路上遇到一些挑戰不知道如何突破,歡迎與我們進行一對一線上諮詢,我們會盡力協助您。